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1723~1820)
推荐值:70
更新时间:2024-07-26 15:26
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1723~1820)
作者:白彬菊(BeatriceBartlett),董建中
公号资源码:
R597
关注公众号
推荐值:70
评分:暂无评分
NOTE
推荐理由
内廷和外朝之间的权力竞争,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架构中的一条主轴,隐在其背后的是君主意志和官僚集体意志之间的博弈。白彬菊把军机处的形成过程放到这条轴线上来透视,从而避免了把军机处简单化地定性为一个加强君主专制的机构,她的目光是动态的,她的分析注重具体过程和效果。君主推行自己意志的主要方法是控制政务信息和搭建忠诚的内廷班子,从而绕开外朝的正式制度,比如,开始于康熙朝的奏折制度就显现出了它在信息控制上的优...
AUTHOR
作者简介

白彬菊(BEATRICE.S BARTLETT),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1945~1949年在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学习历史,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即致力于历史教学工作,1949~1966年一直在高中教历史。后来发现当时美国人对亚洲历史和亚洲社会缺乏了解,故从1958年起开始教中国历史和印度历史,并于1960年赴印,在那里教了半年世界历史和印度历史。1960年第一次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师从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古德里奇(L.C.Goodrich)。自1966年起开始学中文,1967年在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攻读中国史、日本史和印度史。1970年获M.PHIL(硕士)学位。

为完成关于清康、雍、乾、嘉时期军机处的博士论文。决定来中国查阅资料、从事研究。由于当时不能来大陆, 所以于1970年去了台湾。在台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查阅清代档案, 撰写了许多文章, 将清代档案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1980年获PH.D(博士)学位。1985年, 她非常荣幸地应邀来华参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建馆60周年馆庆纪念活动, 并参观了西安、成都、广州等地的档案馆。1991年出版了《君主与大臣—中国清代中期的军机处(1723~1820)》一书的精装本。由于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又于1993年出版了该书的平装本, 这在美国是一种很大的荣誉。

READING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台北和北京所藏汉文与满文档案,采用内外朝的分析框架,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清中期的军机处。本书认为,军需处—军机房—军机处三阶段说不成立。军机处有一逐步建立的过程,雍正时期的内廷机构是小规模、分立的,直到乾隆二年,才有了统一的、后来拥有广泛权力的军机处。非正式性的军机处拥有法外活力,加之保密性、满汉混合、人员兼职、频繁战事、皇帝热衷巡幸、大臣们的野心等因素,使它能在行政、通信等诸多领域迅速扩张。结果是:内廷有从君主统治到大臣管理的转型;君主的统治已离不开军机处,君主专制统治让位给了君主与大臣的合作;在决策上,大臣有可能限制君主的独断。嘉庆朝的军机处改革,是在军机处的主导下进行的,并未触动军机处的地位。军机处对清朝的统治影响深远。

⥿ 资源附件列表 ⥿
PS: 更多资源附件信息,请前往公众号获取或者登录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