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的规划理念:宜居性、区域性、治理与反思性实践
推荐值:50
更新时间:2024-07-26 15:26
关键的规划理念:宜居性、区域性、治理与反思性实践
作者:比希瓦普利亚·桑亚尔/劳伦斯·J.韦尔/克里斯蒂娜·D.罗珊,祝明建/彭彬彬/周静姝
公号资源码:
R561
关注公众号
推荐值:50
评分:暂无评分
NOTE
推荐理由
专业能力不够,再说
AUTHOR
作者简介

[美国]比希瓦普利亚·桑亚尔(Bishwapriya Sanyal),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城市发展与规划学福特讲席国际教授。

[美国]劳伦斯·J. 韦尔(Lawrence J. Vale),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设计与规划学福特讲席教授。

[美国]克里斯蒂娜·D. 罗珊(Christina D. Rosan),美国坦普尔大学地理与城市研究助理教授。

READING
内容简介

为什么说有些地方更适合居住?如何构建既有助于经济增长又有助于促进社会平等的区域管辖结构?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协同关系需要怎样的治理机制?提高城市及区域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哪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本书并非要给出上述问题的确切答案,只是试图通过对关键规划理念的深入探讨,赋予规划对话以更丰富的内涵,以期改进城市和区域规划实践,创建更美好的人居环境。

在过去百年来的城市化和郊区化发展过程中,有四个关键主题形塑了城市和区域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即宜居性、区域性、治理与反思性实践。本书主要讨论了城市密度、土地使用及建成环境与自然系统的关系;考察了不同层次的地域组织,梳理了区域主义、都市主义和区域竞争的文献;描述了不同政治环境下规划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关联方式;反思了规划者该如何思考他们的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本书着重强调了规划领域对话的重要性,尤其是如何更有效地推动公众参与城市和区域规划的过程,以便更好地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实现均衡的区域发展,完善共同的治理责任,并让政府的决策更加民主化,而这些对于当下中国的规划实践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资源附件列表 ⥿
PS: 更多资源附件信息,请前往公众号获取或者登录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