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历史:从表意文字到多媒体
推荐值:12
更新时间:2024-07-26 15:26
文字的历史:从表意文字到多媒体
作者:安娜-玛丽·克里斯坦主编,王东亮/龚兆华
公号资源码:
R4514
关注公众号
推荐值:12
评分:暂无评分
NOTE
推荐理由
大佬论文集及相关研究史,与该丛书其他册不同,16开全彩铜版纸印刷。文字起源部分最感兴趣,认为石器时代抽象画壁画 与神交流 是文字的起源;早期文字表意音节和字母形式与语言特征有关。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复合表意 音节符号出现 阿卡德的表音化;字母/音节文字出现后 书吏集团提升文字难度;埃及象形文字的重复表音 祭司对表意文字的增加;纳瓦特尔图像文字。第二部分主要是欧洲和中东的字母文字起源和演变;克里特象形文...
AUTHOR
作者简介

安娜-玛丽•克里斯坦(Anne-Marie Christin,1942-2014),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狄德罗大学)教授,“文字与图像研究中心”创办人及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字的符图起源以及文字与图像的关系。主编并撰写多部重要学术著作,如《书写图像或符号的非理性》(1995)、《字母文明中空白与间隔的诗学》(2000)、《文字的历史》(2001)等,其中《文字的历史》出版后被翻译成英语、日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并于2012年增补再版。

READING
内容简介

保罗•克利说过:“艺术并不再现可见物,而是让事物变得可见。”《文字的历史》的写作亦是基于同样的原则:文字并不再现话语,而是让话语变得可见。图像的载体变成了文字的载体,并奠定了后者的运作原理。两河流域和中国表意文字的发明与星象解读扣占卜活动的密切关系,也为我们证实了这一点。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对“先于文字的刻画符号”的思考为开端,讨论早期的文字系统,以及某些文明将这些文字根据自身的语言文化进行调整而再创出的文字系统。第二部分涉及字母文字,集中讨论字母文字的历史与其传播。第三部分向我们展示一直以来西方字母文字如何在其手稿或印刷品载体中将图像重新纳入自身的系统。作为结论,我们对文字与电子屏幕的新关系进行了追问。

⥿ 资源附件列表 ⥿
PS: 更多资源附件信息,请前往公众号获取或者登录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