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竞争
推荐值:11
更新时间:2024-07-26 15:26
动态竞争
作者:暂未确认
公号资源码:
R3905
关注公众号
推荐值:11
评分:暂无评分
NOTE
推荐理由
就是太学术了。
AUTHOR
作者简介

陈明哲,教授出生在台湾,祖籍福建,曾经投身大儒之门,修习四书五经、先秦诸子等中国古典著作,深得中华文化的精髓。

陈明哲博士现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讲座教授、世界*学术刊物《管理评论》副总编、香港中文大学资深研究员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是全球著名企业竞争策略专家,华人企业策略研究权威,其研究、教学及咨询范围跨越欧、美、亚三洲。

陈教授曾应邀于2000年参加由世界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企业高峰会,2004年在纽约举行的“美国-中国企业执行长高峰论坛”,在德国汉堡举行的“中国-欧洲企业高峰会”,2006年与2007年,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圣保罗和意大利米兰举行的“世界商业论坛”,以及2007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CEO论坛”,担任主讲人。

READING
内容简介

《动态竞争》从各个层次(level)探讨“竞争”、“竞争者”等基本议题。并且对厂商间竞争对抗的本质做了精辟的分析。第一单元以竞争性行动与对偶(dyadic)层次为焦点,探讨如何预测与降低竞争者的竞争性回应。第二单元探讨厂商(firm)层次的策略性竞争行为,借此了解竞争性行动与回应的前因后果。第三单元将厂商策略视为竞争性行动的决策组合(repertoire),探讨竞争性决策组合之简化、惯性及不一致的影响原因与绩效意义。第四单元涵盖动态竞争策略的理论整合与方法运用,以及总体(corporate)层次的竞争分析。第五单元说明动态竞争策略的整合概念,并讨论了研究方法。

《动态竞争》提供了一套整合性的竞争分析架构,学界可以借此了解如何发展一个创新的研究体系,以及如何有效管理研究历程,实务界亦可运用《动态竞争》的严谨架构与观念进行合乎实际的策略分析,进而拟定可实现的动态竞争策略。竞争分析是策略管理的基本要素,但是,迄今许多学界与实务界人士仍仅采用产业结构分析之类的分析框架。《动态竞争》首次注意到厂商间竞争对抗的动态本质,将竞争性行动与回应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以厂商间实际的竞争互动为分析主体,借此检测一系列重要的竞争议题,进而建构了一个互为连贯的竞争性行为预测理论。

⥿ 资源附件列表 ⥿
PS: 更多资源附件信息,请前往公众号获取或者登录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