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门:上海图景
推荐值:10
更新时间:2024-07-26 15:26
中国之门:上海图景
作者:玛丽·宁德·盖姆韦尔,孙雪
公号资源码:
R2514
关注公众号
推荐值:10
评分:暂无评分
NOTE
推荐理由
其中有一段是一家人因房屋被烧毁而流落街头,围观者众,只有路过的修女伸出了援手,因为中国人以为既然她们触怒了天神,救助者也会惹祸上身,愚昧至此,当时只有教会愿意不遗余力地帮助中国妇孺老人,直到出现越来越多接受过新式教育和皈依基督教的中国人
AUTHOR
作者简介

玛丽•宁德•盖姆韦尔(1858—1947),美国女性作家,是美以美会传教士贾腓力的第二任妻子,两人成婚后共同在中国生活,从事传教工作。玛丽有多部以中国为主题的著作,包括《中国之门》、《民国新生》(New Life Currents in China,1919)、《明光:晨光之城》(Ming-Kwong:City of the Morning Light,1924)等;其与丈夫共同在中国拍摄的照片被汇集为《中国影像1909—1911》(Views Taken in China1909—1911)。

译者孙雪,毕业于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文系,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讲师,曾主持并完成上海市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发表论文若干,有译作《1963:变革之年》。

READING
内容简介

为什么说20世纪初的上海是“中国之门”?本书的回答是:上海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地研究整个中国的缩影,新旧事物以及古今习俗都奇特地融合在一起,比远东任何一座城市都更能凸显变革之中的东方特色。

本书以一种发展、进步、肯定的眼光看待上海,强调上海新旧元素融合并存的特征。除了详细描绘上海自开埠之后的市政建设、街道交通、商业、教育、文化、习俗、慈善事业、工业、民生、基督教传教等多方面发展,还描写了中国传统习俗面对西方文化影响时的回应,以及揭露了工人、流浪儿童等底层百姓的悲惨遭遇。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去更加贴近当年那个已经具有国际大都市气象、充满进步的朝气和活力、处在变化与矛盾中的上海。

⥿ 资源附件列表 ⥿
PS: 更多资源附件信息,请前往公众号获取或者登录后查看。